展览部分及小礼拜堂
以下按流线顺序整理下展览部分的照片。
一圈整理回忆下来给我最深的印象是Zumthor爷爷对不同大小等级空间序列的串联和对光线变化节奏的把握。跟两牙建筑师对自然光线通路(包括直射和反射)的精确计算不同,Zumthor在这座建筑中体现出的是对人工光和自然光的综合运用和对光线强度节奏变化的控制。
二层刚出楼梯。这一整层没有自然光。
更衣室楼上那个狭长的画廊。
通向三层。
二层端头的圣器展室。整个展览序列中最黑的一段。墙壁上贴的是类似黑色天鹅绒的东西,把墙壁反射光减小到几乎没有。
三层出楼梯。
可以望见科隆大教堂。
阅读室。
开始要进入被底层遗迹厅整个托起来的展览部分了。
被托起来的部分是个风车型的平面:中间一个大厅(下简称中厅),三个角各一个带落地窗的房间(下简称角厅),三条边各有一个展厅(下简称边厅)和一个塔楼。
以上几张从不同角度看中间这个厅。布展也蛮有意思,二十来张旧桌子各不相同。
其中的一个角厅,科隆大教堂。
三个边厅。
三个塔楼只有一个开放,另两个在维护。
可以清楚的看见空间性格的组织逻辑:扁平的中厅,平庸的边厅,高耸空旷的塔楼。
也可以清楚的看见光线组织的逻辑:中厅的光线由三个角厅的自然光和自己天花上的小灯提供;边厅完全靠人工光;塔楼靠高窗引入自然光,大白墙进行漫反射。于是从中厅到边厅到塔楼的明亮变化是:中等-暗-明亮。
由于这是一个风车型平面,从一个塔楼到另一个塔楼需要经过边厅中厅边厅,于是参观者反复体验这种空间性格和光线明暗的变化。
———————————————————-以下是礼拜堂———————————————————
这个“Madonna of the Ruins”礼拜堂是怎么个来头前两篇已经说了两次了。它可以独立开放,有一个尺度宜人的前厅,楼上展览部分的一部疏散楼梯也通向这个前厅。还可以从一个缝隙中窥视到遗迹厅。
一进门,可以看见分成了两部分。
遗迹厅中看到的彩窗就是它了。
其实最开始说Kolumba历史的时候我偷了个懒。这个礼拜堂其实是分成1950年的“Madonna of the Ruins”Chapel和1957年的一个sacrament chapel两部分的。这应该就是那个sacrament chapel。
—————————————————————————————————————————-
这么暗的室内,您是手持么?
>mollie 手持的。iso好像25600了,画质很差了。
楼上的窗户真好~玻璃全在外面的,你现场看了什么感觉?
>zz 我看了没太大感觉,只是一下子想到了前一天才看到了sanaa的矿业同盟学校的窗子,做法不一样。
我也是前两天刚去过,那个窗户,由于是做在外面,而且窗框大了一圈,从里面几乎感觉不到的,感觉是相当震撼。
>mj 塔楼开放几个?布展是不是换了?
布展换过了。当时以为礼拜堂不能进,且没找到入口,遗憾。
原来窗框微微突出是这个原因!!开始还在想为什么有的突出来有的不呢,真妙~
阅读室乍一看还有点像Zumthor工作室的的接待室= =